最后,文化公共政策與城市精神的關系。假如說一個城市的精神,可從很多有形無形的方面體現出來的話,那么文化公共政策則無疑是其中最為重要的方面。反過來,文化政策既體現、折射城市精神,也可以創造城市精神。在這方面,也許美國有很多文化問題專家會指出:美國沒有文化政策,但也有人指出,沒有政策就是美國的政策(No policy is policy)。[24]這點也同樣適用于紐約。從總體上看,紐約市政府對文化采取了寬松、自由、民主和多元的政策,這其實是與紐約的城市精神有著內在的契合的,如紐約敢于創新的文化意識、海納百川的文化胸襟、自強不息的文化品格等。而這些城市精神不僅體現在文化公共政策的內容本身,也體現在政策過程之中。從理論角度說,每一項公共政策過程包括生成、合法化、執行、評估與監控、調整或終結等階段,而政策過程的各個階段或環節都可折射出不同的城市精神和價值內涵。在紐約的文化政策中,文化資源保護政策是其中的重要內容,紐約不僅頒布了有關文化古跡的法規,要求對反映紐約市“社會、文化、政治、建筑發展歷史”的傳統建筑進行保護,并于1965年成立了全美第一個保護歷史文化資源的公共機構——紐約市古跡保護委員會,加之紐約市民主動、自覺地參與到文物古跡保護的文化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上來,使得紐約的歷史文化資源得到了很好的保護,這既體現了紐約人的對自己城市的文化歷史的珍惜和保護意識,也體現了紐約民主、多元的城市文化精神。